是一所位于美国纽约市曼哈顿的研究型私立大学。主要的校区位于曼哈顿格林威治村的附近区域,以华盛顿广场为中心。学校于1831年成立,今日已经成为全美国境内规模最大的私立非营利高等教育机构,在各类大学排名中均名列前茅,《泰晤士高等教育》、《美国新闻与世界报道》和《世界大学学术排名》把纽约大学均列为全球最顶尖的30所大学的其中之一。
纽约大学由18个学院和研究所组成,大部分的校舍集中于曼哈顿和布鲁克林下城。纽约大学也是世界级的大学,设立了阿布扎比纽约大学和上海纽约大学分校,同时在阿克拉、柏林、布宜诺斯艾利斯、佛罗伦斯、伦敦、马德里、巴黎、布拉格、悉尼、特拉维夫和华盛顿哥伦比亚特区设立11个全球学术中心。
截止2019年3月,纽约大学的校友、教授及研究人员共有37名诺贝尔奖得主、5名菲尔兹奖得主、8名图灵奖得主,以及4名阿贝尔奖得主,9名美国国家科学奖章得主,16名普利策奖得主,19名奥斯卡金像奖得主(全美大学中最多)。此外,还拥有多名艾美奖、托尼奖、麦克阿瑟奖、古根海姆奖得主。纽约大学校友是世界上最富有的。根据普林斯顿评论,纽约大学被学生和家长一直认为是一间“顶尖梦想学院”
纽约大学是由托马斯·杰斐逊总统时期的美国财政部长艾伯特·加勒廷以及一群热爱教育的纽约市民,于1831年4月18日建立的,当时的校名是纽约市大学(University of the City of New York)。这是一所非宗教性的,不以出身和社会阶级作为招生标准的学校。1832年,第一届学生在位于市政厅附近临时租用的教室里开课。1835年,学校建立了法学院。1896年,学校正式更名为纽约大学。 成立之初的几年里,学校的规模在华盛顿广场附近逐渐扩大。而随着纽约市对北方上城区的开发,纽约大学购买了布朗克斯区大学高地(University Heights)附近的土地,并于1894年将包括文理学院与工程学院在内的大多数院系迁移到布朗克斯,建立了新的校舍,在曼哈顿下城只保留了法学院和少数研究室。1935年,纽约大学在长岛开设了分校。
20世纪60至70年代的金融危机沉重打击了纽约市政府,并波及到了包括纽约大学在内的多家教育机构。1973年,为了避免学校陷入财政危机,纽约大学将布朗克斯的校舍出售给了纽约市立大学,将工程学院出售给了理工大学,并逐步恢复了华盛顿广场附近的校舍。1984年到1994年,是纽约大学极速发展的十年。学校融资10亿美元,在校友的帮助下重整并扩大了校园,建立了一流的语言学与数学研究机构,巩固了医学院、法学院、商学院与艺术学院的地位,大幅提高了教学科研水平与入学标准。2003年,学校再次计划融资25亿美元,以进一步翻新学校的设施。
纽约大学的校徽中包括了一把火炬,它来源于自由女神像手中的火炬,代表了学校位于纽约市的地理位置。校徽中的人物与花环,以及紫色的校色则象征着雅典,这一古代希腊知识与智慧的中心。
体育
纽约大学的运动队统称为纽约大学“NYU Violet”,吉祥物是美洲山猫。 它是大学运动联盟(UAA)的成员学校之一。其中最优秀的冰球队曾经在NCAA2003-2004赛季取得全国第二的成绩。女子篮球队也有不俗的表现,曾经在2007年进入NCAA四强。运动队的练习场所分布于曼哈顿的不同地点,但由于场地的限制,纽约大学从1960年开始便不再有美式橄榄球队。
华盛顿广场校区
华盛顿广场校区是纽约大学的主校区,其所拥有的建筑几乎都在休斯顿大街以北,百老汇大街以西,14街以南,第六大道(美洲大道)以东所包围229公亩之内的范围,其中核心的建筑物群则主要围绕着华盛顿广场,另外距离华盛顿广场不远的联合广场附近也有多栋纽约大学建筑物,主要是纽约大学的学生宿舍。
从19世纪起,华盛顿广场与格林威治村就是纽约市文化生活的中心。这里曾经拥有多家艺术学校和画廊,画家雕塑家云集。著名作家和诗人如爱伦·坡、马克·吐温、赫尔曼·梅尔维尔和沃尔特·惠特曼都曾居住于此,并在文学作品中大量描写了附近的景色与人们的生活。在这里生活过的著名人士还包括了尤金·奥尼尔、杰克逊·波洛克、爱德华·霍普、艾伦·金斯堡、鲍勃·迪伦、约翰·列侬和小野洋子。
2012年,纽约市政府通过纽约大学的核心区域发展计划,允许纽约大学在之后20年于华盛顿广场南端的两个街区建设四栋新的大楼,其中第一栋大楼位于原本体育馆位置,将会建设新的体育馆、表演剧场、教室、学生宿舍及教授宿舍。
图书馆
位于华盛顿广场南端的博斯特图书馆(Elmer Holmes Bobst Library)建成于1972年,共有12层,总面积425,000英尺,拥有超过450万册的藏书量,是纽约大学8个图书馆中最大的一个,同时也是美国最大的大学图书馆之一。其中的埃弗里·费舍尔音乐与媒体中心(Avery Fisher Center for Music and Media)是世界上最大的学术媒体中心。图书馆还拥有美国保存最完整的当代英美文学藏书系列,以及保存最完整的当代社会学研究资料。
布鲁克林校区
纽约大学布鲁克林校区位于布鲁克林下城区,距离华盛顿广场校区只有几个地铁站的距离,另有纽约大学交通车来往于此校区与华盛顿广场校区。此校区的学院及研究中心包括:
纽约大学工程学院(NYU Tandon School of Engineering)
纽约大学城市科学进展中心(NYU Center for Urban Science and Progress )
纽约大学企业孵化中心(NYU business incubators)
纽约大学媒体与游戏网络(NYU Media and Games Network)
纽约大学的医学及健康专业主要位于该校的第一大道健康走廊(NYU First Avenue Health Science Corridor[13]),例如,牙科学院位于第一大道与24街交口处,护理学院位于第一大道与26街交口处,医学院及朗格尼医学中心(NYU Langone Medical Center)亦在第一大道与30街交口至34街交口附近,贝尔维尤医院中心(Bellevue Hospital Center)位于第一大道与26街交口处。另外在纽约市曼哈顿上东区则有美术研究所及古代世界研究所专业。
海外校园
纽约大学在多个国家拥有海外研习场所,其中包括位于意大利佛罗伦萨的一座57英亩的庄园。学校在伦敦、巴黎、布拉格、柏林、安卡拉、马德里、上海和布宜诺斯艾利斯均设立了本科生的暑期海外学习项目。2007年,纽约大学在新加坡设立了艺术学院。同年,在以色列特拉维夫设立了海外分校,但由于不断升级的巴以冲突而暂停招生。2010年,位于阿拉伯联合酋长国的阿布扎比分校正式开始招生,这座分校的15亿美元启动资金完全来自于阿拉伯皇室。2012年10月15日,纽约大学和华东师范大学联合创办的上海纽约大学在上海陆家嘴揭牌成立。
学术环境
史腾商学院
纽约大学目前由19个学院及研究所组成,包括:
人文与科学(Arts & Science)
文理学院(College of Arts & Science):1831年成立
文理研究所(Graduate School of Arts and Science):1886年成立
博雅学院(Liberal Studies)
法学院(School of Law):1835年成立
医学院(School of Medicine):1841年成立
坦登工程学院(Tandon School of Engineering):1854年成立
牙医学院(College of Dentistry):1865年成立
史坦哈德教育学院(Steinhardt School of Culture,Education and Human Development):1890年成立
斯特恩商学院(Leonard N. Stern School of Business):1900年成立
美术研究所(Institute of Fine Arts):1922年成立
专业进修学院(School of Professional Studies):1934年成立
柯朗数学科学研究所(Courant Institute of Mathematical Sciences):1934年成立
华格纳公共服务学院(Robert F. Wagner Graduate School of Public Service):1938年成立
社会工作学院(Silver School of Social Work):1960年成立
狄徐艺术学院(Tisch School of the Arts):1965年成立
迦勒汀个人学习学院(Gallatin School of Individualized Study):1972年成立
护理学院(Rory Meyers College of Nursing):2005年成立
公共卫生国际学院(College of Global Public Health):2006年成立
古代世界研究所(Institute for the Study of the Ancient World):2006年成立
纽约大学阿布扎比分校(NYU Abu Dhabi):2010年成立
上海纽约大学(NYU Shanghai):2012年成立,与华东师范大学合建
其中,文理学院是历史最悠久的,也是现时规模最大的学院。史坦哈德教育学院是美国历史上第一所教育学院。1937年,纽约大学位于长岛的分校独立成为了霍夫斯特拉大学。2008年,纽约理工大学正式合并至纽约大学,让纽约大学在理工以及科技专业上有更多资源与发展。
根据2004年底的统计,纽约大学共有校友350,000余人,其中一半以上居住在美国以外的地区,是美国私立大学中最大的校友群体。
部分诺贝尔奖获得者
格特鲁德·B·埃利恩,生化学家和药理学家,诺贝尔医学奖获得者
埃里克·坎德尔,哥伦比亚大学教授,诺贝尔医学奖获得者
弗雷德里克·莱因斯,物理学家,诺贝尔物理学奖获得者
克利福德·沙尔,物理学家,诺贝尔物理学奖获得者
乔治·沃尔德,医学家,诺贝尔医学奖获得者
朱利叶斯·阿克塞尔罗德,生物化学家,诺贝尔医学奖获得者
穆罕默德·埃尔巴拉迪,国际原子能机构(IAEA)总干事,诺贝尔和平奖获得者
弗里德里希·哈耶克,英国经济学家和政治哲学家,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
阿瑟·科恩伯格,物化学家,诺贝尔化学奖获得者
乔治·埃米尔·帕拉德,细胞生物学家,,诺贝尔医学奖获得者
伊莱休·鲁特,前美国国务卿,诺贝尔和平奖获得者
欧文·罗斯,生物学家,诺贝尔化学奖获得者
罗莎琳·萨斯曼·耶洛,美国医学物理学家,诺贝尔医学奖获得者
知名校友
艾伦·格林斯潘
李安
迪伦与寇尔·史普洛兹,美国著名童星
Lady GaGa,美国流行歌手
杨芷莹,VEGA前成员,香港歌手
刘璇,功夫运动员
鲁妮·玛拉,著名演员,戛纳影展最佳女演员获奖者
阿尔伯特·沙宾,医学家,口服脊髓灰质炎疫苗开发者
霍华德·津恩,美国历史学家,政治学者,社会评论家,剧作家
理查德·富尔德,前雷曼兄弟公司总裁兼CEO
俞渝,当当网创始人,联合总裁
艾伦·格林斯潘,美国第十三任联邦储备局主席
菲利普·西摩·霍夫曼,演员奥斯卡最佳男主角奖获得者
伊丽莎白·欧森,美国著名演员
李安,著名导演,奥斯卡最佳导演奖获得者
张婉婷,香港导演
史派克·李,著名黑人导演,电影制作人
白灵,华裔演员
梅格·瑞安,著名演员
陈钰芸,香港创作歌手,演员,2009全美华埠小姐
马丁·斯科塞斯,著名导演,奥斯卡最佳导演奖获得者
伍迪·艾伦,著名导演,奥斯卡最佳导演奖获得者
埃尔默·伯恩斯坦,美国作曲家
乔尔·科恩,科恩兄弟之一,电影导演、编剧、制片,奥斯卡最佳导演奖获得者
安吉丽娜·朱莉,著名演员,社会活动家,奥斯卡最佳女配角奖获得者
奥利弗·斯通,电影导演和编剧,奥斯卡最佳导演奖获得者
萨瓦托·菲拉格慕,意大利皮鞋设计师,Salvatore Ferragamo品牌创办人
李昌钰,美国华裔刑事鉴识专家
陈致中,中华民国第十、十一任总统陈水扁长子、前高雄市议会议员(2011年9月因洗钱案被解职)
马英九,中华民国第十二任总统
周美青,中华民国第十二任总统夫人
朱立伦,前中国国民党主席
蒋友柏,台湾橙果设计公司创始人,中国国民党前领导人蒋中正曾孙
林圣梁,TIA Group大曜集团CEO,1998 美国华府(公费)访问学者,立法院国会办公室主任,2012、2014年各荣获日内瓦世界发明金牌奖、2012年荣获韩国、伊朗世界发明金牌特别奖,2014年荣获台湾杰出设计师奖
罗伯特·米勒,美国联邦调查局(FBI)第六任局长
鲁迪·朱利安尼,前纽约市长
李瑞镇,韩国著名男演员,主演《茶母》《火鸟》《恋人》《李算》《阶伯》等电视剧和《无影剑》等电影斯特恩商学院
霍汶希,香港英皇娱乐艺人管理部总监及唱片部总监、北京办事处营运总裁。
方国荣,香港知名学者,美国纽约大学博士,现任香港金融管理学院副院长,香港公共行政学会会长,英国剑桥大学客座教授, 上海同济大学顾问教授,深圳清华大学研究院名誉教授,中国人事部高级公务员培训中心名誉教授,中国人民大学,深圳行政学院,及天津大学客座教授,现任香港珠海学院英文系教授
蔡兴麟,香港男歌手、演员